登录  |  注册
热点推荐
ZOL首页 > 液晶显示器 > 应用技术 > 高端应用 >

详解“插黑”技术

冷眼看待LCD技术热点 揭密新技术内幕

CCID 责任编辑:杜钢 【转载】 2006年11月07日 08:00 评论

  技术含量指数:4.0

  技术普及指数:4.0

  用户实用指数:4.5

  成本控制指数:3.5

  尽管灰阶1ms已经出现,但LCD显示器始终无法与CRT相比,即使是灰阶响应时间降到0ms,人们仍能在动态画面下看到些微拖影,与 CRT还有一些差距。因而在3D游戏、高清晰视频等表现能力上依然落后于CRT。另外,如果像多数厂商采用的增加驱动电压来提高响应时间,但液晶面板增压技术不能无限制发展,液晶分子能承受的电压是有限度的,目前灰阶1ms基本上已经将这种技术发展到了极致。因此,在今年5月,明基推出了一种采用插黑技术(Black Frame Insertion Technology)的液晶产品FP241W,插黑技术和电影类似,它以人眼视觉效果为出发点,能在不改变LCD背光模组的情况下,在相邻两帧或者数帧之内插入一帧全黑帧,用以达到增加总帧数的效果,同样实现了近似于CRT的动画显示效果。

  从效果来看,插黑技术能让原本有拖影的画面变得清晰起来,不仅能消除液晶显示器的拖影现象,而且充分照顾到了液晶显示器的“极限”,但插黑技术要求液晶显示器的响应时间足够高,实现插黑的响应时间底线差不多是灰阶8ms,超过这个时间的话,插黑帧很容易被人眼察觉。从实现途径来看,插黑技术在LCD显示器上的实现有两种方法,除了插入一整帧黑色画面外,还可以依靠灯管的不停闪烁来进行插黑,但它对灯管的要求很高,灯管寿命短,况且还要增加相应的控制电路,成本过于昂贵,所以厂商采用了“插帧”的方法来实现插黑技术。

  如果从技术原理无法理解插黑技术,我们可以从视频播放从得到启发,我们平时观看的MPEG-4或RMVB格式的帧速仍然是24帧左右,之所以没有感觉出来,正是电脑进行了类似于“插黑”的插值运算,例如液晶显示器每秒能显示的帧数是25帧,我们只需要在其中插入另外25帧黑色的画面就能让画面达到50帧的水平,人的眼睛就不会再有拖影现象了。如果每秒能显示50帧,液晶显示器进行灰阶显示的时候,响应时间较慢,而黑白相应时间反而更快,在较慢的灰阶画面中适当插入黑帧,既能改善视觉感受,又能充分利用液晶显示器的显示特性,可谓鱼与熊掌兼得。

  冷眼观点:

  毫无疑问,插黑是LCD显示器实现灰阶响应时间后,必然会出现的一种新技术,而且它在灰阶技术的基础上加了一块芯片进行控制,无需对面板结构进行任何改动就能实现画面质量的进步,实现起来相对比较简单,而且成本上也不会增加很多;不用为此花费大笔金钱来改造线路,经济上也十分划算,而从插黑的实现原理看,实现起来并不困难,飞利浦、三星、LG 、优派AOC等厂商都可以实现类似的功能,因此在未来一段时间内,会有更多厂商陆续推出采用插黑技术的产品。

  显示器要搭载插黑技术,必须要求LCD显示器的响应时间为灰阶8ms,意味着速度没达到灰阶8ms产品无法采用这一技术。同时,实现插黑仍然需要靠内置芯片完成,这要求和液晶面板有一定的匹配程度,并不是随便哪款面板都可以拿来插黑的,需要先期进行测试,这对厂商也带来了一些局限性。

 
提示:试试“← →”可以实现快速翻页
上一页 1 2 3 4 5 6 下一页
频道热词:液晶电视  数码相框  音箱  
视觉焦点
液晶显示器应用技术热点
排行 文章标题
TOP10周热门显示器排行榜
  • 热门
  • 新品
查看完整榜单>>